您有一封来自【安全月】的问候
6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正是关键一月。
依据国家安监局要求,全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
今年的主题是:“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为先”。
如何防微杜渐,提升效率,避免下半年甚至未来数年经历过往悲剧?要看企业管理者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有多深刻。
1.安 全 是 企 业 的 生 命 线 ,认识仅仅是“长征”的起点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企业的机会是共有的,区别在于谁发现的更早,准备得更充分, 跑得更快。懂得运用中国传统智慧中“道法术器”思维模型的企业主,总能赢得更轻松。
在企业管理中,“道”是方向的认知,认知决定高度,企业要去做正确的事。安全=效益,事故=损失,任何情况下,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安全生产即是”道“。
企业方向走对了,才是真的上路了。因此,“安全生产很重要”和“只要做到了安全生产要求的就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目前,传统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全面树立依旧任重道远,要走好安全发展之路,还需要依靠“法、术、器”的支持。
2.人 工 智 能 跨 界 建 筑 业 ,安全生产形成全新战略体系
提升了安全意识后,企业对实现安全生产的方法思考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好比两个人同时去一个地方,一个留意到新的高速公路修好了,另一个却不知道,或者担心新路有风险而继续走熟悉的老路,谁会更快到达目的地呢?答案不言而喻。
建筑业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政府、企业及个人关心的又难以根本解决的重大难题,中国信息化、智能化的探索从未遗忘建筑业。让机器监管人工规范作业,让机器延伸人的作业极限,让机器计算最优解决方案......
如今这条赛道已经依靠大数据、AI算法、视觉识别、多重感应等人工智能科技手段联通了建筑施工的多个应用场景,上不上路,加不加速,企业管理者的战略决策显得尤为关键。
要知道,在汽车发明之前,人们只想要跑得更快的马儿,而如今,人类已经离不开汽车了。
3. 数 字 化 管 理 成 就 企 业 软 实 力 ,安全生产以术载道
企业管理中的模式、机制、方法、技术等都是术的层面,如何精于”术“?有两种努力方向可供选择:
一是走好精于术这个过程,通过不断实践自我总结出一套高效的数字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是直接运用他人已经总结好的精巧之术,引用一套成熟的智能化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傻瓜式一键操作即可完成实际项目中需要做的数据整理分析、人员日常管理等工作。
而这,考验的是企业管理者慧眼识“器”的毒辣眼光和敢为人先的魄力。
4.安 全 生 产 硬 科 技 ,你接触过多少?
“器”指的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工具,合适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将复杂的安全管理问题简单化。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建筑、智慧工地的“工具箱”已经足够丰满,智能塔吊黑匣子、智能吊篮安全监管机器人、智能喷涂机器人、测量机器人.....许多高新硬核智造纷纷赋能建筑企业高效安全施工。
这其中,建筑业自身更熟悉需求和体验,新技术发展的快速应用,建筑业用户的技术实力和运维运营的队伍以及对新技术的理解不一定是100%准备好;
工具的构建与演进就需要相应的智能科技公司来结合行业有充分的实践和应用,提供帮助和指导实践。
在建筑与安全领域,“明道,循法,御术,精器”四个层次积累下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我们呼吁每一位建筑企业管理者都足够重视安全生产 ,并从AI智能化创新解决方案中优化自身获得效益,共同助力我国建筑领域2035远景目标的实现。
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智能改变未来,这是难但正确的事,唯义无反顾!
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