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注入活力,中国建造走向智能时代
以往,我国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在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破解劳动密集型瓶颈关键靠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建筑业正加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智能建造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发展智能建造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提升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则是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更是推进新城建,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在数字技术发展的新浪潮中,诸如地坪研磨机器人等数字化设备层出不穷。通过与人工智能、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数字建筑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在政策、技术、产业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建筑业数字化正快速迈向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广东省统一建设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管理系统,采用“互联网+图审”模式,实现一个项目一套资料、网上申报、联合审图、过程留痕、进度清晰、结果透明;温州市首创国内二三维联审新模式,创新性提出施工图审查从二维平面图纸向包含三维立体模型在内的结构化数据审查转变的技术理念。通过“图形引擎、规则引擎”等核心能力的开发,有效推动了从人工审查向智能辅助审查的转变。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安全生产的融合日渐深入。“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一站式VR安全培训体验馆”“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云平台”“建筑施工企业实名制安全准入系统”“智能吊篮安全监管与工程管理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创新成果的应用,为安全管理增添了“防护帽”。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展望未来,建筑业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科技创新有效支撑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从建筑大国迈向建筑强国指日可待。
(原文引自中国建设报,作者孙宇枫 孙思妍 李榕)